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定南> 正文

赣南日报八版头条:传承非遗文化 永续客家情缘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来源:赣南日报 字体:【】 【】 【

定南瑞狮表演

定南客家烫皮制作

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制作

定南客家婚嫁哭嫁习俗表演

    □张睿 特约记者叶兴华 记者王雪梅

  定南县地处江西南大门, 1569年建县。数百年来,定南客家人在历史的人文进程中创造了众多有鲜明客家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定南县有省级非遗项目8个,市级非遗项目11个,县级非遗项目17个。

  近年来,定南县秉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渠道,收集整理定南民间、民俗文化中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建立完善定南县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并对收集与征集到的非遗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进行陈列、展示、研究和管理,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摸清家底 抢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为抢救传统文化,自2007年起,定南县成立了非遗保护小组,制定了非遗保护利用五年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全面普查工作,对全县非遗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保护利用与整理申报。2012年5月,该县全面完成了对现存定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深入普查挖掘,对定南县30多个客家传统技艺项目的历史演变、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和意义等文字图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了定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同时,该县将非遗项目与项目相关代表性传承人活动录制成影音资料,并聘请江西省电视台录制了定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项目资料专题片。其中,“定南瑞狮”专题推介片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赣南日报、赣州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纷纷前来定南进行采访报道,使定南瑞狮项目在江西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得到较好的传承与保护。

  经过多年的奋战,定南县初步摸清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出涵盖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手工艺、传统服饰等类别的非遗线索420余条,现已被发掘申报的项目17个。其中,定南瑞狮、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技艺、定南客家灰水粄制作技艺、定南客家婚嫁哭嫁习俗等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音乐定南民歌小调《十二月跌苦歌》、定南客家烫皮制作技艺、定南客家围屋风水文化习俗等11个项目被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九曲天成桥造桥技艺、传统医药——大活公鸡医治麻疹、定南客家歇后语等17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搭建平台 培育特色

  近年来,定南县抓住一切可以展示的机会,通过节庆展示、宣传推介、传承培训等方式,组织非遗项目走出去,扩大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定南瑞狮传承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传承保护及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了定南客家经典传统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为传承和保护定南瑞狮这项经典的群众文化活动项目,2017年,该县在定南职业中专设立“定南客家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瑞狮舞蹈作为主要传承项目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定南瑞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经跃的指导下,该县每年举办两期以上瑞狮舞蹈表演艺术培训班,5年来,共培育了500多名学员,为定南瑞狮发展培养了后续人才;专业的瑞狮队伍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12个,现在各乡(镇)、村也自发组成了小型瑞狮队。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2000年9月,定南县文化馆与瑞狮传承人张经跃一起对舞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创新,在原有打击乐队的基础上改其小鼓为大鼓,使舞蹈打击乐队更具有震撼力,将传统的单狮、双狮与沙和尚单一的表演形式,编排成有20头瑞狮组成的群狮表演节目《定南瑞狮闹新春》,创新之后的节目在赣州市首届客家传统文化艺术节亮相,获得热烈的反响。多年来,定南瑞狮在市、县的各大文艺庆典和展演活动中都作为重头戏亮相,大放异彩,并频频获奖,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得到广泛传播。

  不仅如此,定南县在定南瑞狮舞蹈艺术传承、保护和发展上还开展了理论研究。该县文化馆副馆长缪军基于定南瑞狮舞蹈艺术成果多年来的积累,开展了对瑞狮舞蹈的理论研究,撰写了题为《试论定南客家瑞狮舞蹈的艺术特点》的论文。该论文在江西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文化艺术科学论文评审”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多个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

  开辟新路 融合发展

  “这次来定南真是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精彩的瑞狮表演和丰富的客家童帽,还吃到了美味的灰水粄和酸酒鸭。”今年“五一”期间,来自广东河源的刘女士在定南县黄砂口美丽乡村游玩时说道。

  近年来,定南县充分发掘非遗资源,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注重旅游线路的设计和非遗旅游的创意,打造非遗旅游系列品牌,“非遗游”丰富多彩,非遗项目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黄砂口美丽乡村作为江西省五十佳最具乡愁的美丽乡村之一,本身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自然生态景观,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游客在游玩中一边吃定南客家灰水粄、烫皮,一边欣赏定南瑞狮舞蹈和陈列在村史馆的各式各样的童帽,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定南县非遗传统技艺是我县客家优秀文化的灵魂,非遗文化的保护利用是我们打造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涵支撑。因此, 保护利用定南非遗项目就是保护客家传统文化的根,更能实现其文化旅游价值,也能丰富旅游内涵,让文化更生动,让旅游更精彩。”定南县文化馆馆长龙翠峰说。

  2015年底,定南县将部分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在国家4A级定南九曲旅游景区内作为试点进行普及,使之成为全县旅游景区内游客喜闻乐见的常规项目。2017年底,该县又将部分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在莲塘古城旅游景区、黄砂口美丽乡村、桃花园旅游景区、古地布衣谷旅游景区、龙神湖布衣塔旅游休闲景区等地普及,使非遗文化成为提升该县旅游景区文化品位的重要元素,让旅游景区成为该县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平台,打造定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工程,让文化和旅游相生共赢、良性互动。



 
分享按钮